以星航運第一季度凈虧損5800萬美元。該公司預計,今年下半年企業將開始補庫存,進而促進需求復蘇,改善運費情況。
5月22日,以星航運發布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。
報告期內,以星航運實現營業收入13.74億美元,同比下降63%;調整后的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(EBITDA)為3.73億美元,同比下降85%;凈虧損5800萬美元,上年同期為凈利潤17.11億美元。
以星航運相關公告
此外,以星航運第一季度實現貨運量76.9萬TEU,同比下降10%;平均運費為1390美元/TEU,同比下降64%。
以星航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Eli Glickman表示:“第一季度的業績反映了市場運費大幅下降和需求疲軟的現狀,特別是在跨太航線。雖然集運市場前景仍然充滿挑戰,但我們此前采取的積極應對措施,能幫助我們應對這些挑戰。我們相信,以星的差異化戰略將為股東帶來長期的可持續價值。”
以星航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Eli Glickman
他補充稱,以星專注于提高運營彈性,并調整了船舶采購戰略,通過增加高燃油效率的新造船改善成本結構,并推進ESG目標。
展望未來,Eli Glickman認為,盡管當前的宏觀經濟和市場環境暫時并不樂觀,但預計2023年以星的息稅前利潤為正值。
其還預計,今年下半年企業將開始補庫存,進而促進需求復蘇,改善運費情況。
因此,以星繼續維持此前的業績預期:2023年調整后EBITDA為18億~22億美元,調整后EBIT為1億~5億美元。
進入2023年,集運市場量價齊跌,此前“躺贏”的班輪公司業績大幅下滑。
在目前已公布第一季度業績的班輪公司中,除以星航運外,萬海航運也出現季度虧損。
第一季度,萬海航運實現營業收入255.58億元新臺幣(約合8.30億美元),上年同期為805.03億元新臺幣,同比大跌68%;歸屬于母公司業主凈利為虧損21.18億元新臺幣(約合6878萬美元),上年同期為盈利406.12億元新臺幣。這已是萬海航運連續第二個季度虧損。
萬海航運總經理謝福隆今年4月份曾表示,目前已看到運價跌勢趨緩,班輪公司推動近洋航線運價上漲也收到成效,預計今年第二、三季度市場表現將優于第一季度。